今天是:

 

汉阴县多措并举为脱贫群众夯实就业基础

来源: 汉阴县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日14时53分  
 

汉阴县铁佛寺镇集镇社区作为县里主要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之一,现有搬迁群众596户2138人,已实现就业1140人,其中组织劳务输出950人,社区附近蚕桑产业园、社区工厂等务工16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7个。随着多渠道就业帮扶举措纷纷落地,集镇社区搬迁群众的口袋逐渐鼓了起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集镇社区是一个缩影。自陕西汉阴县“脱贫摘帽”以来,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县注重技能培训,积极开辟多种外出务工渠道,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功能,全方位促进就业创业,让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步子走得稳健扎实。

  “订单式”培训提升就业质量
  紫云南郡易地搬迁社区在促进搬迁群众就业方面,一直秉承‘长期主义’,多提供一些有‘成长性’的技能,比如现在的藤编、电子加工、成品袜等社区工厂,都能让搬迁群众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能;社区党支部会充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并通过社区工厂岗位实践提升居民实操能力。
  近几年,社区围绕家政、藤编、足浴、烹饪、种植养殖、直播带货等内容,先后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居民400余人次。
  目前,汉阴县坚持“什么职业好就业、工资高就开展什么技能培训”的工作导向,围绕母婴护理、茶叶制作、缝纫工、电工、电焊工、电子线束等技能,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就业质量。截至今年10月底,全县已累计举办修脚师、家政服务员、美容师、直播销售员等培训班58期181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参训737人,分别占安康市下达任务的106.8%、105.2%。

  内外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兴隆佳苑易地搬迁社区位于平梁镇兴隆村,目前有居民441户1702人。为促进搬迁群众有效就业,兴隆佳苑社区建立起居民就业台账,收集发布各类企业用工信息,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为居民外出就业提供便利。
 社 区依托1500亩标准化蚕桑产业园和社区工厂,组织没有外出的居民到蚕桑产业园、社区工厂就业,有效增加了居民就业人数,搬迁群众刘先进原本在外务工多年,为了照顾家人,他从2021年起选择返乡创业,在社区内承包了蚕桑产业园100亩和2间蚕室用来养蚕,两年来带动社区剩余劳动力就业35人。
  兴隆佳苑社区目前组织当地搬迁群众到蚕桑产业园、蚕桑制种场、社区工厂就业,已累计带动320余人,人均月工资收入在2200元以上,实现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目标。
  据了解,目前全县采取“线上云推介+线下对接”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县外转移就业与县内就近就业相结合,与江苏常州、福建泉州、上海松江、广东东莞等地协作联动,推动求职者与用人企业双向选择,通过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打通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创业有助”。
  2023年以来,汉阴县共开展线上和线下招聘会26场,推送招聘信息25期,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全县农村劳动力已实现转移就业约8.2万人,约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7.7%;全县脱贫人口已实现转移就业30294人。

  公益性岗位确保“兜底性”就业
  在汉阴全县退出贫困序列之后,仍存在一些家庭困难、劳动力弱的脱贫群众,对他们在就业层面实施兜底保护,目前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一环。
  2021年以来,位于秦岭深处的蒲溪镇胜利村就向县镇两级争取了护林员、护路员、护河员三类公益性岗位12名,根据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集体商议,胜利村确定了12名公益性岗位具体人选,并根据公益性岗位人员履职天数,以及现场验收劳动成果等方式,确定每名公益性岗位履职人员的月工资。
  据统计,汉阴县目前积极在农村(社区)开发从事环境保洁、河道管护等公共设施维护,及其他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旨在促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重点群体就业。截至10月底,汉阴县共计开发保洁员、信息员、炊事员、护河员等公益性岗位2524个,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74人,其中安置脱贫劳动力(含监测户)就业1961人,为这些相对困难群众的就业增收起到了兜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