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宝鸡、安康等市扶贫资产管理工作 抓早动快、初见成效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3日09时19分  
 

     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宝鸡、安康等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强化指导、狠抓落实,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宝鸡市“三强化三落实三确保” 推进扶贫资产管理见实效。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落实目标任务,确保工作系统化。制定指导意见,明确扶贫资产管理范围、权属登记、台账档案建立、运营管护、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监管责任等事项。将扶贫资产管理纳入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十大提升行动”内容,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时间节点,指导各县(区)做好扶贫资产摸底、评估、确权登记、管护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二是强化创新举措,落实工作机制,确保收益最大化。通过“两线并轨”摸清资产底数,一条线由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年度资金下达情况与行业部门对账,然后由县级行业部门按照资金量对照年度项目计划,与镇村核实资产状况,实现“资金清、项目清、资产清”;另一条线由村“两委”根据村户资产找项目实施年度及资金投入情况与乡镇对账,乡镇按行业分类汇总与县级部门对账,实现“资产清、项目清、资金清”。对两条线数据有差异的深入核查,实现“两线并轨”,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各县(区)按照市上《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细化资产管理范围、职责分工、权属确定、档案管理、运行管护、收益分配、责任追究等事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尤其是完善村级收益分配办法,严格资产处置程序,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经营性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管理制度化。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市级行业部门横向统筹抓推进,县镇村三级纵向协作抓落实。夯实县(区)主体责任,建立市级行业部门扶贫资产管理工作联系机制,实行进展情况月报。将扶贫资产管理纳入各县(区)、市级行业部门“乡村振兴”战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与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督查,形成了责任明确、分工协作、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

     安康市“四个强化”实现扶贫资产“底数清、权属清、责任清”。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抓推进。市上印发《关于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开展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10县区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任务,制定扶贫资产管理“三台账一清单”,探索推行“分级排查、分段推进,双线比对、同步确权,逐级移交、分级建账”工作法,规范扶贫资产摸底排查、确权登记和移交管理工作。二是强化双线比对抓排查。以县(区)扶贫项目建设和扶贫资金使用台账为基础,对2016 年以来所有扶贫项目计划和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一方面由镇办以村为单位梳理排查2016年以来实施扶贫项目所形成的资产情况,分年度建立扶贫资产台账;另一方面由县区行业部门按照脱贫攻坚项目库信息和项目资金计划下达文件,形成本部门到镇到村的扶贫资产台账。行业部门与镇村扶贫资产排查结果进行双向核实、双线比对、互相补充,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三是强化工作程序抓规范。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对扶贫资产认定、统计年度、资产类型统一口径和标准,科学界定各类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严格按照清查核实、明晰产权、建立台账、审核备案、汇总上报等程序规范管理,及时公示公告扶贫资产登记方案、资产归属、收益分配等情况,确保扶贫资产管理规范有序。四是强化责任落实抓监管。在全面盘清扶贫资产底数和规范确权移交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扶贫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压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镇村属地管理责任,探索建立扶贫资产管护基金和公益岗位整合管理机制,推行农村饮水设施市场化管理,确保每一项扶贫资产有责任人管理、有管护经费保障、有管理制度规范。

     宝鸡市扶风县“1234”打好扶贫资产管理“组合拳”。一是围绕“一个目标”。围绕“管好扶贫资产,长期发挥效益”目标,聚焦扶贫资产管理重点和短板,创新模式,推动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二是突出“两个类型”。将扶贫资产分为经营性、公益性、到户类三大类,优先对经营性和公益性两大类进行权属界定。三是坚持“三个强化”。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制定扶贫资产管理办法和资产摸底指导意见,以及资产项目类型目录、台账目录索引、“一总四类”台账等制度表册。强化组织建设。县级成立扶贫资产管理中心,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镇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扶贫站、农业组、财政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学习培训。赴外地学习考察,借鉴好的做法,结合实际完善措施办法。强化县镇村业务人员培训指导,确保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四是聚焦  “四大环节”。上下联动摸底数。以“资金投方、资金流向、资金落地”为主线,通过自上而下返、自下而上核,做到摸底“快、准、全”,确保“资金明,资产清”。“严把三关”确权属。严把程序关,按照“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公开公示、资产移交”的确权登记步骤、流程进行;严把规范关,按要求开展资产确权登记,规范“权属界定、确权登记、清单移交、台账建立”等环节档案;严把精细关,制定扶贫资金可形成资产项目类型目录,由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根据管理权限开展确权登记。分级分类建台账。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分级分类登记,内容包括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等信息。建立全县扶贫资产总台账和县级部门、镇、村、农户四类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创新模式强管护。分别制定经营性、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办法,经营性扶贫资产由资产所有权者负责经营,探索合作经营、委托代管等模式,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带贫益贫效果;公益性扶贫资产按照“所有权与管护权相结合”原则落实管护主体及责任人,其中公共基础设施类主要采取“1+7”管护模式,其他类型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鼓励结合公益岗位开发等方式解决管护力量不足等问题。

     安康市岚皋县建立扶贫资产“三级两账”监管平台管理。一是精准排查登记,确保全面真实。县扶贫、财政部门对2016年以来下达的各类扶贫项目计划和资金拨付情况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建立清单。一方面,由各镇、各部门对排查结果进行核实比对,查漏补缺,保证排查结果真实准确。另一方面,落实各督导督查组会同项目建设单位,对扶贫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对已经形成的资产由承建单位据实登记,保证扶贫资金登记不留盲区、不掉漏点。对审定后需要移交管理的资产,层层签字本书,限时移交到位,落实管理责任,保证扶贫资产规范建、有人管、效果好。二是健全管护机制,确保长期受益。围绕水电路讯等公益性资产,对涉及县级部门管理的,制定出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管理实施办法;对涉及移交镇村的,落实各镇各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结合镇情村情,建立扶贫项目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围绕社区工厂、农业园区、互助资金协会、标准化厂房等经营性资产,制定出台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明确集体和个人的管理权、收益权。针对到人到户的扶贫资产,形成精准台账,让贫困群众知晓自己享受的相关政策。三是深化三级两帐,全程加强监管。各镇、各部门按照项目实际和时限要求,及时将扶贫资产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有效避免各级、各部门反复报表和汇总,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汇总功能,确保县镇村三级扶贫资产台账准确一致。管理人员可通过“三级两帐”监管平台督导督查功能,对所有涉及扶贫项目情况实行全过程监管,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即实现实时管控,又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扶贫资产效益最大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