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浅谈如何做好“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31日10时49分  
 

旬阳县地处陕西东南部,是一个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山区农业县,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319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国家“雨露计划”实施以来,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旬阳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培训就业、跟踪服务”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扶贫技能培训取得丰硕成果,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2004年以来共组织培训农村贫困青壮年7500余人,连年超额完成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转移就业安置率达80%以上,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有近6100个农民家庭贫困状况得到缓解。在实施过程中,我县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任务“强”领导

旬阳县贫困人口多,自然条件差,是劳务输出大县,年劳务输出10万余人。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劳务信息不灵,缺乏目标市场,体能型劳务多,盲目外出多,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劳动力就业条件差,劳动报酬低,稳定就业少,收入很不稳定,合法权益缺乏可靠保障。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开展有组织的输出,是当前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雨露计划”瞄准贫困劳动力、实施转移技能培训、有组织输出,是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将“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列为县对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量化考核,县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过问,听取汇报,县考评办定期督查工作进展;原任县委书记马赟要县扶贫局把“雨露计划”实施当作给农民“积福”工作抓好。根据省市县领导要求,县扶贫局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乡镇分管领导和扶贫助理员参加的扶贫转移培训招生工作会议,根据各乡镇实际分解落实培训任务,明确培训专业,培训方式,培训对象,优惠政策,审定程序等相关内容,年末严格考核奖惩;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将培训任务分解到每个村或每个干部。确保了“雨露计划”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上下联动“重”宣传

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 “雨露计划”培训,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因贫困群众思想观念、信息渠道受到限制。因此,扩大宣传,广泛发动是落实“雨露计划”的基础性工作。实践中,一是壮大宣传队伍。县扶贫局逐级培养“雨露计划”义务宣传员,形成稳定的宣传队伍。每年都要至少召开一次由全体干部、乡镇领导、扶贫助理员、培训学校负责人参加的“雨露计划”动员会,会上扶贫局业务干部讲解“雨露计划”的目的、意义、政策、目标,各培训学校就各自的师资、专业设置、就业安置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使参会人员充分了解“雨露计划”工作。由乡镇领导或扶贫助理员利用乡(镇)、村干部会,对乡镇、村干部进行讲解。县扶贫局干部、乡镇、村干部都成为“雨露计划”的宣传员。二是明确宣传重点。坚持把宣传的对象重点放在“两后生”和农村16—35周岁青年上,把宣传的时间重点放在中考、高考结束和春节这段时期。三是丰富宣传形式。采取的主要宣传形式有:印发资料宣传,县扶贫局每年编印“雨露计划”相关政策信息、学员典型材料,连同各培训学校的招生简章发放到乡镇,乡镇负责张贴和发放到每个村组,仅2006年以来,全县共发放扶贫培训宣传资料3000余份;固定标语宣传,近年来,共在乡、村、组交通要道刷写固定标语200余条;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在县电视台、网站发布“扶贫培训招生信息”,各村广播室利用早晚时间,向农户播送招生信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村入户宣传,县扶贫局干部、乡镇干部下乡到乡镇、村,每到一村一户总是把“雨露计划”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发动和鼓励贫困青年参加扶贫培训。奠定了“雨露计划”实施的群众基础。

三、多措并举“求”突破

目前社会上培训机构较多,除职业学校自行组织的培训外,人劳、农业、教育等政府部门也有相应的培训项目和任务,而培训对象人数逐年减少,形成多方争夺生源的现象,给“雨露计划”培训招生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旬阳县迎难而上,多措并举,破解难题,在重重矛盾中寻找结合点。一是开办宣传培训班。每年重点选择10个左右乡镇,乡镇负责提供场地和召集本镇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由县扶贫局、乡镇和培训学校进行1天的宣传动员,有意愿的学员,由培训学校在本地进行10天以上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然后,再到培训学校接受3个月以上的系统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或自谋职业。这种形式在不影响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学员在外培训的时间,受到了培训学员的欢迎。二是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县扶贫局采取定期督查和平时督促相结合的督查机制强化督促指导。抽调两名干部专职负责“雨露计划”工作,每月联系各培训学校统计培训情况,每月电话通报督促一次乡镇,半年书面通报和深入乡镇督查一次,对进度慢的乡镇随时深入乡镇督查。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县对乡镇的“雨露计划”考核由县扶贫局负责,县扶贫局坚持奖惩标准,对完不成任务乡镇严格按比例扣分,每年年初统一通报表彰和兑现,有效调动了乡镇的积极性。行之有效的措施为“雨露计划”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强化管理“保”质量

按照陕西省扶贫办提出的“规范管理、跟踪服务”的原则,旬阳县对培训招生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把好入学关。坚持按照“雨露计划”政策要求把好招生对象关,严格按程序审查报名。每年下达培训计划时,在计划文件中都提出明确的培训对象要求,并将文件增发到各村,明确各级审查责任,要求乡镇按照相关要求逐人审查,县扶贫局按比例抽查,不符合条件的报名人员坚决不予报名。二是把好培训关。学员在校学习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在抓好组织学员的同时给予了重点关注。每年县扶贫局会组织部分乡镇扶贫专干和家乡代表到学校考察,通过听、看、问,全面了解学校环境设施、管理、安置就业等情况。同时,县扶贫局通过电话联系、实地察看等方式暗访学校学习管理、课程设置、学习时间、优惠政策兑现等情况。对反响好的学校我们给予重点宣传,对发现问题的学校我们及时反映给上级业务部门处理,努力保障学员的学习质量。三是把好就业关。学员就业安置的好坏是检验“雨露计划”工作的成效的关键指标。为了确保培训学员转移就业效果,我们与各培训学校签订协议,要求培训学校有稳定的安置渠道,有可靠的安置企业,有与安置相适应的培训专业;要求学校承诺培训学员安置就业率,并跟踪服务一年,对一次安置不理想或不稳定的进行再安置,直至学员满意为止;要求安置的学员参加所在企业的养老统筹、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学校报账审查时,坚持抽查20%以上学员,重点询问学员学习和安置情况,对学员不满意或弄虚作假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得力的管理措施,保证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培训效益。

五、全力支持“勤”服务

本着对每个学员负责的态度,县上积极为学员服好务,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就业环境。一是关注学员安全。把学员的安全作为第一责任。对集中报名的学员,负责联系专车派专人直接护送到校;零散报名学员,县扶贫局都安排人护送到车站,学员上车后立即通知培训学校到车站接,并及时了解学员到校情况;县扶贫局要求培训学校把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和劳动者权益保护知识作为培训的一项必须课程;学员安置到企业,要求学校要专人护送。二是关心学员学习和生活。在学员报名之初,积极引导学员参加技能型、易就业、待遇好的专业学习,确保学员有一个稳定的就业。同时,工作人员经常联系培训学员,了解学员生活情况,协调落实好学员的伙食补助。学员就业后,除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到学员集中安置地回访考察外,县上还自己组织深入扶贫培训学校和就业基地进行考察,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工作、收入、福利和安全情况,鼓励他们凭自己学到的一技之长,凭自己勤奋的双手和智慧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这对促进学员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稳定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是支持学员就业。对在本县自谋职业的学员,县上尽力帮助支持,积极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利用承担的小额信贷项目给予资金扶持,解决学员资金困难,县扶贫局干部经常到学员开办的实体店察看,帮忙解决困难和问题,受到了学员的普遍好评。

虽然我到在实施“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省市的要求和全县贫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的现实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县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雨露计划”工程抓实抓细抓好,创新思维模式,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落实工作措施,努力提高培训输出规模和质量,促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加快我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