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陕西日报》石泉:一位农民工的返乡故事

来源: 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6日15时27分  
 

1月7日,在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乡村医生邓小敏入户为重点人群发放“防疫健康包”。

“最近还好吧?我们来看看大家身体怎么样。”

1月14日,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天空飘着雪。吃过午饭,和家人围着电炉子烤火聊天,王运奎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这是入户随访的包联团队。

从广东回来半个月,王运奎常常能见到他们。这个团队有4个人,包括在明星村卫生室工作11年的乡村医生邓小敏,还有池河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以及镇上和村上的干部。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石泉县及时建立了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和台账,对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群按照红、黄、绿三色进行标记服务管理,通过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和镇村干部作用,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指导、医疗救助等分级分类服务。王运奎的父亲患有胃癌,属于红色标记人群,每个星期,包联团队会入户随访3次。

这一天,他们给王运奎的父亲测了体温、血压,在用药、饮食方面做了指导,也询问了家里其他人的身体情况。

“虽然康复了,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好口罩,家里做好通风,不要大规模聚集、扎堆,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有什么不舒服,有什么困难,就联系我们。”医生和镇村干部给王运奎夫妇叮嘱着。

在王运奎家的墙上,贴着一张“石泉县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联系卡”,包联团队成员的电话都在上面。

有人管、有人帮,这让王运奎觉得心里踏实。

王运奎今年36岁。前些年,他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家附近打工。2018年开始,他到广东东莞一家手袋厂上班。

往年,王运奎并不会这么早回来。2022年12月下旬的一天,听说媳妇发烧了,接着两个儿子、父母也都开始发烧,王运奎有些担心。虽然他自己之前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并不严重,在厂里医生的指导下,吃了药,休息三四天基本好了,但父亲本身患有胃癌,大儿子患有紫癜性肾炎。刚好那段时间工厂订单少,生产任务不重,他就提前请假回了家。

前几年,王运奎每次回家都有些“小心翼翼”:要提前报备,回来之后要按规定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也担心大老远跑回来给别人增加感染风险。

这一次,他心里轻松了很多。不过,个人防护也没马虎。他从东莞坐20多个小时火车到安康,再和别人拼车走高速公路回村子。火车上,列车员会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列车上配有医生,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可以随时联系,洗手间里配有消毒液。到了村里,村干部提醒他,返乡的人会慢慢增多,自己要做好防护,每天做好健康监测。

回到家,王运奎发现情况比自己想象得要好。家人的症状都减轻了很多,只是还有些咳嗽。他给家人测抗原,T区是颜色很淡的一条线。过了几天,这条线消失了。

家里的药品也够用。因为有老人小孩,平时家里会常备感冒、退烧、止咳、抗病毒之类的药品。最近,需要补充药品了就到村卫生室去开,很方便。乡村医生说需要什么药也可以电话联系,给他们带来。前几天,包联团队还给他们送来了“防疫健康包”,里面有体温计、口罩、药品、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春节的脚步近了。王运奎一家人忙着备年货,买了年猪、鸡、鱼,做了腊肉、血豆腐、豆腐干……

新的一年,王运奎希望父亲和孩子的病情能有所好转,一家人平平安安。至于自己,他要继续在厂里好好干。

“我们是脱贫户,也是低保户,政策扶持帮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是咱也不能依赖政府,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一家人打拼出更好的未来。”王运奎说。